3月1日,学院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槐荫校区隆重召开。学院教代会正式代表111名、列席代表10名参加了大会。学院领导崔秋立、张友山、王韶明、胡涌、周峥、李华宾、许有财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学院副厅级老领导应邀出席了大会。大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韶明主持。院长张友山向大会作了学院工作报告,副院长胡涌作了学院名校工程建设方案的说明,副院长李华宾作了2012年度财务决算和2013年度财务预算的说明,院工会主席赵爱梅就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草案)》、《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办法(草案)》和《教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征集和处理办法(草案)》的拟定情况作了说明。
大会闭幕时,学院党委书记崔秋立作了重要讲话。

(学院教职工大表大会隆重召开)

(崔秋立书记作重要讲话)
上午9时,大会正式召开。张友山院长向大会作了题为《站在新起点 谋求新发展 再创新辉煌》的学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一年来在省人社厅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坚持“高端引领、特色立校、内涵发展、多元办学”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院党委“1234”的工作方针,全院上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在实现科学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许多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学院呈现出和谐稳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引领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名校建设申报成功,获批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被人社部等六部门授予“技能型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单位”称号;三是内涵建设得到加强,人才培养水平得到提升;四是实行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五是招生就业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服务取得新成绩;六是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学院保持和谐稳定;七是内部管理不断改进,后勤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报告也分析了我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张友山院长作学院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2013年是学院建设名校工程的第一年,也是学院发展的关键一年,学院上下要在省厅和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理清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高端引领,特色立校,内涵发展,多元办学”的办学方针,在全面落实“1234”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以实施名校工程建设为总抓手,围绕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攻坚克难,在解决深层矛盾、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理顺关系,提高效率。突出“卓越技师”培养特色,推进招生就业、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和新校区建设等工作重点。继续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强团结,保持稳定,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为三年内建成特色名校和全国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开好局、起好步。为贯彻落实好这一指导思想,2013年学院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党的建设,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不断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二是落实目标责任,抓好名校建设。名校建设要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责任,限时完成,跟踪抓好督办和考核,切实抓好落实执行,全力以赴做好名校建设,推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以名校建设为契机,科学规划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深化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成立职教联盟,实现校企共享共赢。发挥“校中厂”作用,建立生产与教学融合的体制机制,积极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和办学效益;四是抓好“卓越技师”培养,彰显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完善培养方案,整合开发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技能水平,形成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铸造“卓越技师”品牌;五是做好学生工作,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遵纪守法和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教学研究,完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先进文化,凝练、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引领和育人功能;六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科研水平。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六个工程,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步伐。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加大科研投入,激励广大教职工参与教科研活动,以研促教、教研结合。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不断提升师德水平;七是抓好招生就业,稳定办学规模。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招生的积极性,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加强与知名企业的联系,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各类社会培训工作,争取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八是加快新校区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九是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扩大系部在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及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加强财务资产管理,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工作。落实好安全责任制,构建三级防控体系,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全体教职工代表在听取学院工作报告及有关文件的说明后,分组进行了讨论。并就全院教职工关心的学院建设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教职工待遇、校园文化建设等问题提交了代表提案。各代表团团长向大会主席团汇报了各组审议、讨论情况,并对学院工作报告及有关文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全体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一致通过了张友山院长所作的学院工作报告,通过了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办法》和《教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征集和处理办法》等三个文件。学院组织人事处刘爱林处长就代表提案汇总情况向大会进行了说明。
学院党委书记崔秋立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表示,这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开得很成功,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统一思想的大会,凝聚人心的大会。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对学校的基本要求,也是学院的发展建设的一项必要制度。要通过这次代表大会,使学院教代会制度正常化、制度化,不断加以完善,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学院决策机制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崔书记指出,2012年学院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取得了几项重要成果,使学院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站到了新的起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厅领导关怀的结果,是党委团结统一集体领导的结果,也是广大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学院建设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今后的任务更加繁重,绝对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松懈。每位代表,全体教职工都应当有忧患意识,有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崔书记强调,2013年学院工作要认真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以名校建设工程为工作总抓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是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特色工程,是人社厅党组关心关注的工程,是2013年厅里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全校教职工期盼的工程。要把名校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名校建设,实现学院发展新跨越。要举全校之力,研究制定好方案,学习贯彻好方案,深入实施好方案,确保年度建设计划的落实。要把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名校建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围绕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和定位,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实现建成省内特色一流名校和全方位综合性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二是改革要实现新突破。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精神,敢于正视矛盾,认真分析问题,克服畏难情绪,突破思维惯性,按照名校建设的方向要求,大胆探索和试验,努力破解难题,着力在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方面做文章。三是全面提高管理水平。要进一步理顺院系管理体制,调整分配关系。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作用。完善落实各项制度,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到章法明确、程序严格、执行有力。使学院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着力打造现代企业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朴实厚重、规范精细为主要特色的学院文化。四是切实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按照稳中求进的原则推进各项改革,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关注和改善民生,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要提倡识大体顾大局,以促进发展为荣,影响发展为耻,增强理解和宽容。共同实现美好愿景,创造美丽校园和幸福生活。要加强改进学生工作,在巩固半军事化管理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有特色的学生管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管理,加强教育,完善制度,防止各类事故,杜绝责任事故,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五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增强团结统一,提高水平能力、转变作风廉洁从政三个方面下功夫。要继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要切实抓好干部队伍和教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提高素质。研究政策措施,鼓励人才成长。建设有良知、有修养、有能力和水平的教职工队伍。
崔书记最后强调,新的一年里,各级各部门都要遵循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倡导的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根据学院工作报告和要点,明确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和工作进度,把责任落实到人。改进和完善考核办法,提高执行力。要保持高昂的斗志,奋进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希望教职工代表以身作则,不辱使命,以主人翁的态度和精神,和广大教职工一起,积极参与到学院发展建设的事业中来。相信在厅党组的领导和关怀下,只要大家不动摇不气馁不懈怠不折腾,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学院就一定能够实现奋斗目标。

(大会召开预备会议)

(大会由王韶明副书记主持)

(胡涌副院长做学院名校工程建设方案的说明)

(李华宾副院长作学院财务预决算的说明)

(院工会赵爱梅主席作大会《条例》及《办法》说明)

(组织人事处刘爱林处长作提案情况的说明)

(大会主席团会议)

(大会对院长报告、《条例》及《办法》进行表决)












(各代表团进行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