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党建品牌创建情况报告
(直属科研质考党支部)
品牌名称:新研学·强质量·心服务
2023年,直属科研质考党支部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不断强化“抓好1个品牌,统筹科研创新、质量办学、用心网络服务等3个层面”的“1+3”品牌创建模式,以“出质出效出亮点”为目标引领,以具体项目为媒介,激活支部全局建设,齐心协力谋发展,凝心聚力创品牌,在有力推动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样板化的“四化”党建工程建设的同时,实现了支部建设与业务发展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党建强、业务强”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创新党建模式,强化品牌意识
一是落实支部党建与业务目标同立、管理同抓、形象同塑的工作思路,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向同行,用党建促进业务工作开展,用业务工作成绩展现党建成果。二是开展深入研究,结项省社科党建工作责任制研究项目,严格落实支部党建工作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落实全员工作任务,构建了全体党员共抓大局、共管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抓好青年党员发展。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重要载体,全体青年党员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强化品牌理念学习教育,确保学习内容入脑、入心、入行动,结合特色品牌建设,在科研创新、质量办学、用心服务3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实现了新思考、新作为。
二、新研学,科研平台、成果齐升
本年度,积极争创新增获批省市科创平台认定4个。成功获批山东省发改委2023年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型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教育装备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劳动教育与职业体验”科普基地;获批成为山东省科协2023-2025年度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科创平台建设不断增强了学院科技供给能力,为省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优质科技供给和智力支撑。
组织46个渠道课题申报,同比拓宽渠道18个。全院累计申报校外课题188项,向校外推荐报送154项,其中,山东省社科规划专项项目2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9项、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3项、山东省人文社科课题合作专项1项、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认定和技工教研课题项目2项、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课题2项、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课题5项、中国电子劳动学会5项、山东省工人运动研究会2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发展课题4项,荣获市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19项。
三、强质量, 持续开展质量诊改数字化升级
落实诊改复核专家关于诊改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意见,梳理当前诊改数字化升级需求,按照学院智慧校园调研要求,结合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征集2022-2023年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的通知》,总结编制“数字赋能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改革的劳职经验”和“‘以多破唯 数字赋能’高职教师教学评价的模式创新”两个典型案例。
质量诊改典型经验引领辐射省内外十三所院校密集到访。学期初至今,先后吸引山东、浙江、江苏、河北、河南、湖南、甘肃等7个省份13所院校60余人次密集来校学习考察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经验,获得职教战线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进一步夯实劳职诊改品牌效应,形成劳职诊改示范山东引领全国的良好声誉。
四、心服务,推动学校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发挥支部党员业务能力优势,聚焦学院重点项目建设,转变服务意识,优化工作服务方式,切实为广大师生办实事,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平台采用个性化、无纸化、移动化的实时办公方式,以信息化方式整合跨校区、跨部门、跨业务的资源和流程,更改数据交换平台等19个业务系统的对接方式,将学院各项数据标准化,对接学院统一数据平台,保障数据的唯一性和统一性。
校园全光网改造共敷设7万米光纤线路,架设4000多个AP设备,安装900多个光猫,实现了校园网主干万兆双链路和校园网出口20G带宽的传输速度,接入设备全部采用最新的WiFi6技术标准,大大提高师生用网满意度。
落实《关于开展第三批“智慧教育示范区(校)”创建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高度重视智慧教育示范校申报工作,认真调研、积极申报,最终成功入选智慧教育示范校。
五、发挥载体作用,丰富品牌内涵
充分落实开展“我为师生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强化组织建设,坚决落实支部“三会一课”、谈心谈话、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规范实行党费收缴制度,确保党费收缴合规、及时、足额。制定“五个一”党员“政治生日”纪念活动计划,落实活动开展。拓宽联系师生渠道,支部内部持续开展作风整治行动。抓牢纪律建设,部门负责人签署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巩固拓展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到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明确各项任务责任到人,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精神面貌。
2024年1月